今年以来,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“助企暖企春风行动”工作部署,以“红领行动·惠企暖民”党建项目为载体,以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企业”活动为抓手,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强化助企暖企服务,着力保主体、增主体、活主体、强主体,扎实开展就业提质增效行动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首季“开门红”。
强化企业用工保障服务,提振发展信心
深入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,结合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企业”活动,实行“企业办公日”延伸服务模式,“点对点”靠前服务,“一企一策”精准为重点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,跟进办理等常态化服务,掌握重点企业用工计划、招工进度、缺工工种等信息形成工作台账。以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,将“云端求职”和“现场招聘”融合,设立重点招聘专区,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个性化、精细化供需桥梁,开展“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”系列招聘会5场,组织17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97个,发放助企纾困政策宣传资料4000余份,线上观看人数达2.5万人(次),为辖区内1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2584人,全力保障企业用工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。
强化政策免申即享服务,增强主体活力
大力宣传22类困难行业企业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,推进各项援企稳岗政策免申即享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2023年1-2月发放失业金137.80万、发放失业补助金599.88万。延长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费率降低政策,为参保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412.91万元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班2期275人次,企业职工在岗培训3期115人,拨付10家企业1187名员工培训补贴71.22万元,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3.6万元。鼓励企业开展企业职工自主评价工作,认定圣源地毯有限公司技能等级评价机构资质,增强企业发展活力。
强化重点群体帮扶服务,提高就业质量
贯彻落实就业援助政策,今年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42人,就业229人,其中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1人,实现动态“清零”。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,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,有针对性地提供“1311”服务。截至目前,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807人,就业721人,就业率为89.3%,落实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1030人103万元。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,实施“三支一扶”基层服务项目,今年安排2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。春风行动期间,各级就业联络员深入村(社区)开展农民工暖心走访活动,对农民工节后外出务工情况开展摸底,春节前农民工省外返乡227人,省内县域外返乡558人,县域内返乡866人,外出返岗511人。深入开展农民工暖心走访活动,对农民工节后外出务工情况开展摸底,及时更新重点企业用工情况汇总表,掌握企业用工需求,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对接服务,引导农民工节后有序外出务工转移就业1997人(次),转移收入399万元。
下一步,区人社局将坚决贯彻党中央落实“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”决策部署,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创业政策,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大力宣传22类困难行业企业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,推进各项援企稳岗政策落实落地。二是持续推进助企暖企春风行动,丰富“直播带岗”进企业、进厂区沉浸式带岗活动内容,联合西宁电视台开展“记者探岗-直播带岗-线上推岗”全过程引才服务,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。三是深入开展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校园”活动,为辖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、创业服务、岗位推荐、技能培训等服务,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。用好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两条渠道,开展 “家门口”就业招聘活动,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收。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积极开展适应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体系的技能培训,提升城乡失业人员技能水平促进就业。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员工岗前、转岗、技能培训,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稳定就业。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,大力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,支持企业自主开展学徒技能评价,实现高校人才就业与企业吸纳“无缝衔接”,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。